二十四節氣歌歌詞對應節氣
發表時間:2025-09-10二十四節氣歌歌詞對應節氣(三篇)。
作為教職工,教案是確保教學成功和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。優秀的教案通常具備清晰的目標、系統的結構、豐富的內容與靈活的教學方法。以下是針對二十四節氣的歌歌詞整理,供大家參考與使用。
? 二十四節氣歌歌詞對應節氣 ?
教學目標:
1、認識10個字,一個多音字,會寫8個字。
2、熟讀課文,了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。背誦二十四節氣歌。
3、通過學習課文,使學生體會到四季的時序更替與物候變換。
教學重點:
1、認識10個字,一個多音字,會寫8個字。
2、熟讀課文,了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。背誦課文。
教學難點:
理解二十四節氣歌。
教學時數:
2課時
教學準備:
生字詞語卡片。
課前搜集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資料。
教學過程:
第一課時
一、導入新課。
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識字一:二十四節氣歌。
學生讀課題,質疑,教師解題。
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。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,指導農事活動,關系到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。
二、初讀課文,隨文識字。
1、學生自由讀課文,讀準字音。
2、默讀課文,找出要求認識的字,反復拼讀。
3、再讀課文,看看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。
4、學生自主質疑解疑。
5、誰愿意主動站起來讀一讀課文。
6、同桌互讀課文。
7、分組抽讀生字卡片,說說識字方法。
8、教師檢查識字情況:開火車。
三、熟讀課文,理解文中成語的意思。
1、學生自由讀文,想一想課文中的`成語有什么特點。
2、同桌說說成語的意思。
3、指名反饋,教師指導。
4、你能選一個成語說話嗎?
四、齊讀課文。
作業:
1、用上12個成語中的一些詞,選擇一個季節進行描寫。
2、將節氣歌背誦給家長聽。
第二課時
一、復習。
1、認讀生字。
2、讀課文。
3、背誦課文。
二、匯報自己搜集的有關二十四節氣的資料。
1、分組匯報,組長進行整理。
2、分組反饋。
三、指導寫字。
1、出示會寫字,讀一讀。
2、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,同桌說說該怎樣來寫這些字。
3、指名上黑板試寫,大家評價。
4、教師重點指導:暑、明、寒。
5、學生口頭說詞。
6、學生練寫,教師個別指導。
作業:
寫字。
? 二十四節氣歌歌詞對應節氣 ?
教學目標:
1.借助《二十四節氣歌》,了解二十四個節氣名稱和由來.
2.通過了解二十四節氣,感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.
3.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。
4.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,學說普通話。
教學過程:
【導入】
1.觀看視頻:節氣-時間里的中國智慧2016年11月30日,中國“二十四節氣”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,這是全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肯定、保護和傳承。
【提問思考】那么二十四節氣有哪些?它的由來又是什么呢?
【教師講解】中國是農業發達的文明古國,對于農業社會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是一件大事,因此對氣候與季節變化,須有一套準則或方法來遵循,以指導農業生產。二十四節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制定出來的
二十四節氣如下:
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
(春季)
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
(夏季)
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(秋季)
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(冬季)
人們為了便于記誦節氣名稱,編了一首『二十四節氣歌』春雨驚春清谷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。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【教師講解】節氣,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創造,衣食農事,依季候而作,隨時間流轉,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刻度就這樣深深刻進了我們祖輩的生命中。
【提問】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,合稱“四立”,“立”是何意呢?
【總結】“立”者,始也。它們是各自季節中的第一個節氣。
【提問】祖先們還從天文的角度劃分了: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?!胺帧笔瞧椒至耸裁?“至”又是何意?
【總結】“分”是平分了晝夜,“至”是到達了極致。春分百花生、夏至白晝長、秋分黃葉天、冬至雪臨門,兩個簡單的漢字,寫出了四季最詩意的分界點。
【教師講解】二十四節氣是季節的流轉,它告知我們氣溫的變化,它預兆著夏雨冬雪,它分享著物候樂事在流年往復的千百年里,我們過著比四季更精致的二十四節氣,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時間的意義。因為有了二十四節氣,讓我們無比感恩作為一個中國人,生活不僅僅是四季輪轉,更是二十四個感知自然細微的時刻,這讓我們相信:生活遠比你想象的美好。作為傳統時間制度與觀念,節氣歷法代表著一種文化歸屬,在現代社會仍具有重要文化認同價值。我們應以申遺成功為契機,利用節氣文化,開展多樣活動,在全社會大力普及二十四節氣知識與價值,讓人們對節氣文化的內涵有更充分的認識與了解,實現其在社區、家庭、學校的落地生根,成為一種不斷再生的文化資產?!岸墓潥狻毖永m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特有的生命成長的精神命脈,順應自然賦予的順序,我們要理解中國人的天人觀、天地觀,進而去感受、去敬畏、去思考,感悟古人的智慧,尋文化之根。
【小結】申遺成功不是結束,而是開始!
【引入正課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《二分二至日》。
活動反思:
這是一個關于冬天的童話,選取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自然現象,用動物童話故事的形式來講述,娓娓道來,富有童趣。畫面色彩豐富、生動寫實,將小朋友帶到大自然中,探究冬的'秘密:雪花飄舞、哈氣的形成、冰花的出現,感受季節和物的變化。
在活動中,我首先讓幼兒來說說冬天的景象特點。再由提問引出“冬天到了,你覺得小鳥、小樹、小貓、小狗會怎么樣,會說些什么?”通過出示插入式圖片的幫助幼兒,更能夠使幼兒了解他們各自發出的聲音和“冷” 的特點。幼兒很喜歡模仿三種不同的喊“冷”的聲音。到了表演環節,幼兒紛紛展現出濃厚的興趣,上來表演的幼兒人手一個頭飾,學詩歌中的角色。表演環節過于拖沓,改進后應該幼兒人手一個胸飾,既縮短幼兒等待時間,又能在最佳時間內讓幼兒體驗表演的樂趣。
? 二十四節氣歌歌詞對應節氣 ?
教學目標:
1、借助《二十四節氣歌》,讓學生初步感知二十四節氣,了解二十四個節氣名稱。
2、通過學習,讓學生了解二十四節氣名稱由來,古人制訂和劃分的依據。
3、重點學習5月份的兩個節氣“立夏”“小滿”,了解對農事的指導、相關諺語、詩歌、習俗。
4、了解二十四節氣對現在的指導意義。
教學重點:
學習5月份的兩個節氣“立夏”“小滿”,了解對農事的指導、相關諺語、詩歌、習俗。
教學難點:
通過學習,讓學生了解二十四節氣名稱由來,古人制訂和劃分的依據。
教學過程:
一、導入:
師朗讀《二十四節氣歌》,讀過或者想讀的同學可以和老師一起朗讀。揭示歌名。就是《二十四節氣歌》,兩千多年前的漢代,老祖宗們就已經依據二十四節氣指導農業生產,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二十四節氣。
二、了解名稱由來,制訂、劃分依據。
1、什么是二十四節氣?老師今天邀請小問號來給我們解答。(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,根據太陽在黃道(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)上的位置來劃分。)
2、二十四節氣如何制訂和劃分?(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,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,指導農事活動,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。由于2000多年前,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,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、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。由于我國幅員遼闊,地形多變,故二十四節氣對于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。)
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,把一年三百六十五的`天數分成二十四段,分列在十二個月中,以反映四季、氣溫、物候等情況,這就是二十四節氣。每月分為兩段,月首叫“節氣”,月中叫“中氣”。
3、二十四節氣具體是哪些節氣呢?我們根據《二十四節氣歌》來了解一下,知道的同學可以和我們分享。
4、二十四節氣可以根據四季來劃分。
5、在二十四節氣中有一些比較特別的節氣,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。(簡單介紹“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”和“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”這些特殊的節氣。)
三、重點學習5月的“立夏”“小滿”
1、觀看日歷牌,知道5月的兩個節氣(立夏和小滿)
2、重點了解立夏和小滿的對農事的指導、相關諺語、詩歌、習俗。
四、二十四節氣現在的意義。
雖然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,二十四節氣是不是對現在的我們就沒有用了呢?答案是否定,在現在它依然在我們的農業生產、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作用。
五、小結、拓展。
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二十四節氣,還重點了解了立夏和小滿的對農事的指導。對二十四節氣有興趣的同學,還可以課外查找資料,了解即將到來的6月份和下半年的二十四節氣。

